帳號
密碼

 

 


首頁 > 風雲時代出版社 > 卡內基活用智慧的成功學【典藏新版】
卡內基活用智慧的成功學【典藏新版】
◎少一些批評和抱怨
 
始終挑剔的人,甚至最激烈的批評者,都會在一個有忍耐和同情心的傾聽者面前軟化降服。
──戴爾‧卡內基
 
我們不應該總是批評和抱怨,因為太多的抱怨只會讓人退避三舍。批評和抱怨往往會讓我們偏離問題的本質,偏離解決問題的軌道!無心的抱怨,也隨時會在人際關係中產生極大的消極影響。少一些批評和抱怨,往往能使人更好地承擔起自己的責任,並得到不斷的發展提高,以不斷拓展自身的價值。
 
林肯臨終前,他的陸軍部長斯坦頓高度評價他說:「躺在那裡的,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元首。」林肯待人成功的秘訣是什麼?卡內基曾用了十年左右的時間,研究了林肯的一生,又花了三年時間,寫成了一本關於林肯的書。
卡內基相信,他已經相當瞭解林肯的生活、性格,以及他處理事務時的做法。同時,卡內基還仔細研究了他待人接物的方法。那麼,林肯是否也對他人提出過批評呢?答案是肯定的。
林肯年輕的時候,曾在印第安那州的鴿溪谷定居。那時的他不但常當面指責他人,甚至還寫信作詩去嘲諷。他常把自己寫好的東西,扔在他人必經的路上,這種傷害他人的行為,往往使人終身難忘。
當他搬到伊利諾州的春田鎮,掛牌做了律師後,他還在報紙上發表他的文稿,公開攻擊一個自大好鬥的名叫西爾茨的愛爾蘭政客。
那是一八四二年的秋天,當時林肯在報上,刊登出一封匿名信以諷刺西爾茨,全鎮的人都把這件事當做笑料。西爾茨平時就敏感而自負,這件事當然激起了他的心頭怒火。當他查出是誰寫的這封信時,立即跳上馬找林肯去了。他要和林肯決鬥。林肯平時最反對的就是武力,可是為了自己的面子終於還是答應了下來。他的對手西爾茨讓他自己選用武器,林肯的兩條手臂特別長,而且曾學習過刀戰,於是便選用了馬隊用的大刀。到了指定的日期,他和西爾茨在密西西比河的河灘上,準備拚死決鬥,就在最後一分鐘,兩人的朋友匆忙趕到,總算阻止了這場決鬥。
這件事對林肯來說,是個終身的教訓。他不再寫那些凌辱人的信,不再譏笑他人,從那時開始,他幾乎再不為任何事去批評別人了。
還有一件事,發生在美國內戰的時候。林肯曾屢次委派新的將領去統率「波托麥克軍」,可是他們卻一個個地遭到了慘敗。當全國半數以上的人都在指責這些失職的將領時,林肯卻仍舊保持著平和的態度。他最喜歡的一句格言是:「不要評議他人,免得為他人所評議。」
 
卡內基還講過下面這個例子。
 
一天晚上,南方將領李將軍開始向南邊撤退。當時的雨水氾濫成災,李將軍帶領著敗軍到達波托麥克時,看到前面的河水暴漲,無法通過。與此同時,勝利的聯軍就在後面步步逼近。李將軍和他的軍隊進退維谷,被圍困了起來。
林肯知道這正是個極好的機會,如果能把李將軍的軍隊俘虜了,就可以立即結束這場戰爭。於是他滿懷希望,命令特使彌特,不必召開軍事會議,立即襲擊「李軍」。林肯先用電報發出命令,然後派出特使要彌特立即採取行動。
可是這位彌特將軍又是如何處理的呢?彌特所採取的行動卻跟林肯的命令相反。他違反了林肯的命令,召開了一個軍事會議,並將會議拖延下去。在這期間,彌特用各種藉口來搪塞,實際上是在拒絕進襲「李軍」。最後河水退去,李將軍和他的軍隊就這樣逃離了波托麥克。
彌特這樣做是何等用意?當林肯知道這件事後,震怒至極,忍不住大聲叫道:「老天爺,這是什麼意思……『李軍』已在我們掌握中了,只要一伸手,他就是我們的了……在那種情形下,任何將領都能帶兵把李將軍打敗。如果我自己去,現在已經把他捉住了。」在無盡的失望之中,林肯寫了封信給彌特。實際上,從林肯的一生來看,他一直是個謹小慎微的人,所以這封信,大概是成了總統後的他所發出最嚴厲的指責了。林肯那封信的內容是這樣的:
 
親愛的彌特將軍:
我相信您也注意到了,由於「李」逃脫,所引起了一系列的不幸事件,這件事對美國有重大的影響。如果能將他捕獲,再加之我們在其他戰場獲得的勝利,就可以立即結束這場戰爭。
可是照現在的情形來推斷,戰事將會無限期地延長下去。上星期一您不能順利地襲擊「李軍」,您又怎麼再進攻呢……我對您不再抱有期望,因為您已錯過了金子般的良機,這使我無限悲痛。
林肯
 
據你的猜想,當彌特看到這封信後,他將會如何呢?不過,你應該沒有想到:彌特從沒有看到過這封信,因為林肯並沒有把信寄出去。這封信是在林肯去世後,在他的文件中發現的。
原來,林肯寫了這封信後,望著窗外喃喃自語:「冷靜點,或許我不該這麼匆忙。我坐在這安靜的白宮裡,只是對彌特下命令,命令別人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如果我到了那裡,看到滿地的鮮血,聽到傷者的呼叫、呻吟,也許我也不會急著向『李軍』進攻……現在木已成舟,無法挽回了。如果我發出這封信,固然除了我心裡的不快,可是彌特必然也會替自己辯護。這樣一來,我將無法保持對他的好感,甚至可能會撤銷他司令官的頭銜。」
林肯正是因為考慮到這些,才沒有把信發出去,而是鎖到了他的抽屜裡。因為他從過去的經驗中得到了教訓:尖銳的批評、斥責永遠不會起到正面的效果。
卡內基提醒我們,今後,當我們想要責備別人的時候,應該首先問自己:「如果林肯遇到這類事情,他將會如何去處置呢?」
當我們在對待一個人的時候,應該記住,我們是在對待一個有感情的動物。批評是危險的導火線────能使「自尊火藥庫」爆炸的導火線。這種爆炸,有時會置人於「死地」。
許多人都慣於批評、責備和抱怨,殊不知這是最笨的處世方法。但要學會寬恕、瞭解,那就需要完善你的人格,克制自己。儘量不為任何事情去批評和責備別人,才是聰明的做法。梭羅曾經說過:「我們的生命不應虛擲於瑣碎之事中,而應該儘量簡單,儘量快樂。」從現在起,少一些批評和抱怨,開始我們快樂的生活。
 
◎友善地對待他人
 
如果你要讓別人同意你的觀點,你就要友善地對待他,先使他相信你是他真正的朋友。
──戴爾‧卡內基
 
「一滴蜂蜜比一加侖膽汁,能捕捉到更多的蒼蠅。」與人相處也同樣如此,友善地對待他人能贏得別人的心,也使你受到大家的歡迎。
下面是一個關於林肯的例子。
 
有一次,愛德華‧史丹唐稱林肯是「一個笨蛋」。史丹唐之所以生氣是因為林肯干涉了他的業務。林肯簽發了一項命令,調動了某些軍隊。史丹唐不僅拒絕執行林肯的命令,而且大罵林肯簽發這種命令是「笨蛋」的行為。結果怎麼樣呢?當林肯聽到史丹唐說的話之後,他很平靜地回答說:「如果史丹唐說我是個笨蛋,那我一定就是個笨蛋,因為他幾乎從來沒有出過錯。我得親自過去看一看。」
林肯果然去見史丹唐,他知道自己簽發了錯誤的命令後,於是收回了成命。只要是誠意的批評,是以事實為根據且有建設性的批評,林肯都非常歡迎。
 
所以,如果你要與人和諧相處,你就要友善地對待他,先使他相信你是他真正的朋友。
有這樣一則故事:
 
一個少年在企圖行竊時,被躺在床上的一位女孩發現了。女孩並沒有報警,而是裝作並不知道他是小偷,熱情地邀請他與自己聊天。他們聊得挺開心。少年臨走前,女孩用自己的阿馬提小提琴為他拉了一首曲子,然後又把琴送給了少年。後來,當少年再去找女孩時,女孩因患骨癌已離開了人世,在她青色的墓碑上鐫刻著「把友善奉獻給這個世界,所以我快樂」。少年從此變了樣,他在貧困和苦難中重拾自尊,走出了逆境!最終,昔日的少年成才了,在世界第一流的悉尼大劇院,他深情地拉起了悠揚的曲調──把它獻給那位女孩。
小女孩善待少年,是為了體面地維護他的尊嚴。她也許永遠不會意識到,她的友善、寬容和愛心──震撼了一個迷途少年的心,讓他重新樹立了信念,揚起生活的風帆。
一次友善的交談,一首優美的曲子,就這樣改變了一個人的一生!其實,溫和與友善在生活中無時不有,無處不在。
 
請奉獻你的友善,那是人與人和諧相處的潤滑劑,心與心溝通的橋樑,也是一種愛的儲蓄;它讓你和你身邊的人感情更純真,也讓這個世界、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美國著名的試飛駕駛員胡佛,有一次飛回洛杉磯時,在距地面九十多米的高空中,突然有兩個引擎同時失靈,幸虧他技術高超,飛機才奇跡般地著陸。胡佛立即檢查飛機用油,正如他所預料的,他駕駛的那架螺旋槳飛機,裝的卻是噴氣機用油。當他召見那個負責保養的機械工時,對方已嚇得直哭。這時,胡佛並沒有像大家預想的那樣大發雷霆,而是伸出手臂,抱住那位機械工的肩膀,信心十足地說:「為了證明你能幹得很好,我想請你明天幫我的飛機做維修工作。」從此,胡佛的飛機再也沒有出過任何故障,那位馬馬虎虎的機械工也變得兢兢業業、一絲不苟了。
 
這個故事令人感動。雖然機械工的過失險些使自己喪命,但心地善良的胡佛深深懂得有過失者的心理。當對方因出了嚴重差錯而痛苦不堪時,胡佛能夠善解人意,自我克制,出人意料地給予他人寬慰,使其恢復自信和自尊。這就是友善的巨大力量。試想,如果胡佛怒斥這位機械工,甚至不依不饒地追究他的責任,那麼很可能會徹底地毀了他。可見,面對同一件事,如果以兩種不同的態度來對待,就會有完全不同的結局。友善,可以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僅善待了他人,也能使自己得益──胡佛的飛機不是從此再沒出過任何故障嗎?而如果以憤怒乃至暴力來應對,結果往往是有百害而無一利。
生活是一面鏡子。當你面帶友善走向鏡子時,你會發現,鏡中的那個人也正滿懷善意地向你微笑;當你以粗暴的態度面對鏡子時,你會發現,鏡中的那個人也正向你揮舞拳頭。
 
韋伯斯托是一位成功的律師,他只提自己有力的見解,從來不做無謂的爭辯。他平時也只運用極溫和的措辭來表述自己最有力的理由。
他平時常用的語句始終充滿了溫和的字眼,如:「陪審員諸君所考慮的這一點……」「這情形似乎還有進一步探索的必要……」「諸位,下面有幾項事實,我相信你們是不會忽略的……」或者「我相信你們有對人情的瞭解,所以很容易看出這些事實的重要性……」
韋伯斯托所說的話沒有脅迫的意味,他從不將自己的意見強加於別人,而是以輕鬆、友善的方法輕描淡寫地說服對手,正是這種方法使他功成名就。
 
有人曾說過:「世界上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胸懷。」生活就是如此,給別人一片晴空的同時就是給自己一縷溫暖的陽光。那就讓我們學會善待他人吧,因為善待他人就等於善待我們自己。
 
1 

風雲時代出版公司  版權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貼節錄
上班時間:09:00~17:30  TEL:02-2756-0949 FAX:02-2765-3799 地址:台北市民生東路五段178號7樓之3
© 2008 Storm&Stress Publishi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