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ime:2015-04-12 10:50

新开中变传世网站-1.96私服怎么自动喊话-找游戏就输入336s.com

在295位参与调查的网友中,有189人投“支持”票,他们认为砸钱买“洋”标准,没有实际意义;有78人投“反对”票,他们认为参与HIMSS等级评审是和国际结果的好机会;还有28人投“中立”票,观点比较模糊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业内要闻叫停HIMSS评审背后,到底动了谁的奶酪?

日前,“卫计委表态:反对HIMSS评级?”的消息被传开,卫计委规划和信息司司长侯岩表示:“反对国内医疗机构参与国外机构组织的营利性评测活动”,矛头直指HIMSS此话题一出,叫好的、沉默的,各种表情都有

日前,“卫计委表态:反对HIMSS评级?”的消息被传开,卫计委规划和信息司司长侯岩表示:“反对国内医疗机构参与国外机构组织的营利性评测活动”,矛头直指HIMSS此话题一出,叫好的、沉默的,各种表情都有

在HC3i官方微信据此消息进行调查所收集到的网友意见,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

评审大家并不陌生,比如医院等级评审,相信大家都参加过为什么还有医院要参加HIMSS、JCI之类的“洋”评审呢?原因可能有三个:

其一,国内目前还没有权威的针对医疗卫生全套信息化建设的评审机构、流程和标准从2009年开始,国内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得到快速发展,走在前面的医院开始迷失,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因为没有参考借鉴,也没有规范引导一个权威的评审机构能够给医院信息化建设者们提供参考方向,类似于HIMSS的出现让先行者给后来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帮助

其二,国内评审存在争议国内医院等级评审由来已久,自1989年开始以来发生过三次暂停,分别发生在1998年、2012年和2014年,暂停的原因大体相仿,评审中都出现了比较荒唐的现象同时,评审对于医院的管理方式、业务流程的评审标准不够落地,其现实意义也不够充分,因此不少医院向JCI抛出橄榄枝,希望通过“洋”评审对院内流程进行有效评价,找出改进的方向,把医院做到更好

其三,不排除个别医院为了评审而评审多少年来,虽然国内的经济形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国外的月亮比中国圆”的思想依然没有根除从国外被淘汰的建筑设计到国内成为受追捧的典范,再到国外二三线品牌在国内摇身一变成为轻奢品、奢侈品的热销,“远来的和尚好念经”,“洋”标准能够让一些医院对“高大上”追求的满足

但是,无论怎样的心理诉求,可能都不是决定HIMSS能够在国内风行的根本原因,最根本的还是源自医院信息化建设者们积极进取的决心和信心信息化是当今医疗机构提升管理水平、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很多医院在今天已经看到了成效因此,为了把信息化做好,他们努力拼搏、虚心求教、无私分享,与“洋裁判”交流,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上了又一套紧箍咒只为做到更好

我们来看一下,侯岩司长的原话是:“我要明确一个观点:我们反对中国的医疗机构参加国外机构的营利性的等级测评,完全没有必要把它作为信息化建设的一个标志”

此外,她还提到“我们鼓励第三方进行测评”“卫计委正在着手制定标准化,推进标准化的落地、应用,积极开展评测、认证”也就是说,我们的主管部门看到并理解医院参与评审时积极向上的初衷,也认可第三方评测对于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促进作用,并且正在为医院制定更接地气的评审标准和流程

HIMSS评审是盈利性的,可能会有人为了拿到“金字招牌”砸钱,甚至有人效仿影响全行业的风气这种用钱买的标准能否一直对医院有促进作用值得怀疑主管部门及时遏止可以理解

HIMSS评审毕竟是国外的评审机构,他们的标准适合我们吗?卫计委正在制定更加符合国情、更接地气的标准,很快也能得到客观评价

没有参与评选的医院很失落,不是因为做的不好,而是因为少了“金字招牌”根据侯岩司长讲话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到,卫生主管部门正在制定一套统一的、通用的标准化,让更多医院可以参与进来,没有金钱的门槛,让更多医院有机会走上信息化建设的快车道,让更多信息化建设者的努力有机会得到肯定

每次有医院过HIMSS 评级,都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过了级的很高兴,他们的辛苦努力得到了肯定;没参评的很委屈,“我们没有参加HIMSS评级,不是因为我们做的不好啊”难道非要打上HIMSS 7级的烙印才是最好的?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CIO黄虹说,“评审主要看需求,评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如果没有实际需求单纯为了评审而评审,白白浪费了医院紧张的资源得不偿失;如果是因为业务需求,或者找寻更加高远的建设方向,保持积极进取的初心,评审就是有价值的说到底,信息化建设者们要做的,还是要更好地服务医院、服务患者

对于侯岩司长叫停HIMSS评审一事,北京电力医院CIO王新表示,“支持不要盲目参加盈利性信息化评级,不过国内外信息化评级也有助于推进信息化建设”

云南省肿瘤医院CIO路健认为:评级本身是要敦促医院管理水平的提升,北大人民医院如果管理水平没有达到一定水平也不可能通过HIMSS7级,IT建设是为促进医院管理水平提升打基础从医院发展的角度来看,评审是好事儿

参观过北大人民医院后,北大人民医院的信息化体系是不能复制的,不适合在云南省肿瘤医院落地,“天时地利人和”才造就北大人民医院今时今日的信息化成就,不是一个HIMSS就能决定的,而HIMSS却促进了北大人民医院的信息化建设

至于评审机构,路健提到了JCI,他认为JCI和HIMSS都需要提供医院的一些核心数据,大量数据暴露在国外评审机构面前,这不是被动“泄漏”信息,而是主动放开,从数据安全来看,势必埋下安全隐患

抛开评审机构来说,评审本身是值得肯定的以云南省肿瘤医院为例,当年HIS系统8月上线,12月参加三甲医院评审,正是因为国内三甲医院评审对HIS系统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医院信息化建设必须提速,相应的整个医院的管理流程都进行了优化调整评审对于医院建设的促进作用可见一斑,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将直接撬动医院管理水平的提升

国内将来也会有信息化评审,应该由谁主持呢?路健建议,由卫计委或以医院协会为代表的社会组织出面,参考HIMSS、JCI等评审流程和标准制定相关规范,提出适合国内医疗机构实际情况的评审方案目前国内有卫计委统计信息中心主导的电子病历等级评审,医院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是否进行评审

与北大人民医院同属一个系统的北大肿瘤医院信息中心衡反修副主任首先表示,北大人民医院以HIMSS评价为标准,其信息化做得的确很细致,有很多可借鉴的地方但其取得7级好成绩,绝不是一朝一夕的,是的他们是多年来建设的水到渠成那么,是否其他医院也适合呢?他认为,此时侯司长发声也很有必要,因为HIT圈里最近有点虚火,国内有些医院开始盲目跟风HIMSS,应该更务实一些侯司长正是让大家冷静一下,不要盲目跟风但否定的同时,国内的标准能否应该尽快落地呢?务实冷静的信息化建设、适度先进为佳,有超前的案例则可以给大家启发和改进,带动全行业健康快速成长

反过来看HIMSS,其本身并没有错,要不要参加评选是医院自己的选择信息化可以有不同的标准,必须结合国情、院情,如果为了参与评选而过大投入的确没有必要,因为性价比不高他举了英国信息化建设的例子,对临床大夫参与程度和最终受益程度的评估,都能对信息化建设效果进行最直观的评测,这种方式值得我们借鉴参考

至于参与国外评选会不会涉及信息安全的问题,他认为应该没有过多泄密问题HIMSS来评价不过几天时间,主要看流程和技术实现、制度等,不牵涉疾病、患者等敏感信息

总的来说,其实医院实现信息化发展的路径有很多,好不好最终用户最清楚我院虽没有参评打算,但可以了解不同级别的标准,据此明确信息化方向和优化医院信息化流程信息化程度的确需要一个标准,需要一个中立机构侯司长强调了“非盈利性”,中立客观的确很重要国内参评确实能以评促建,但要注意度的把控,攀比只会失去信息化建设的本真目的

HC3i跟HIMSS也相识已久,从2010年在京召开的HIMSS大会开始,就开始接触了从行业媒体传播的角度看, HIMSS确实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先进技术和理念,为国内医院信息化发展方向提供了大量的规范和参考

然而,对于医院来说可能就不是这样了HIMSS是来自资本主义国家的盈利性机构,资本积累同样是这一机构发展的重要基础,在盈利和客观之间能否保持平衡我们不做点评,但高昂的评审费给本就少了财政支持的医院,带来新的压力

侯岩司长的表态,无疑让很多医院暂时松了一口气,不用因为没有HIMSS的牌子而抬不起头,积极准备迎接国内标准和评审细则出台即可;评过的也完全无需伤感,以评促建的目标已经达到,面对即将出台的本地标准可以坦然应对

其实,评级、评选类似的事儿,医院应该都很有经验了,不是吗?以评促建大家都明白,比如医院等级评审,相信很多医院都参与过当你听说xxx在准备迎接评审或者正在评审中,那就等于他告诉你“现在忙”但忙过之后呢?评审团一走,是确实让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有了提高,还是凌乱的“一地鸡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