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道德理想國的覆滅
定價:440元
線上優惠:396元
出版日期:2018-04-10
讀者評鑑: |
![]() ![]() ![]() ![]() ![]() |
---|



本書是兩岸思想界一直在尋找的異書和佚書!
北非茉莉花革命、台灣太陽花革命、東歐各國顏色革命、中國共產黨革命、俄國十月革命…全都來自法國大革命的引領,而法國大革命的精神核心,就是盧梭的「道德理想國」論述!
內文簡介:
中共革命由俄羅斯舶來,俄國革命又來自更早時期對法國革命的模仿。在這一思想脈絡中,最有鼓動力的是盧梭「公意」說,總能打著「民意」之旗號,俘獲一代又一代的知識青年。
二十年來,海峽此岸尚未轉型,民粹主義逢新愚民政策播弄,忽明忽暗,屢掀狂瀾;海峽彼岸雖完成轉型,步入民主憲政,亦遇民粹主義狂潮猝至之艱阻。擴而言之,當今世局猶如激湍洶湧,近年像北非的茉莉花革命、東歐的顏色革命、台灣的太陽花學運,乃至西歐的新納粹、此岸的新左派……溯其源頭,大抵皆來自法國大革命的引領,而法國大革命的核心,就是盧梭以民粹主義激情為驅動力的「道德理想國」論述!
*目錄
序一 當前民粹狂潮的歷史透視
◎引言 從神學政治論到政治神學論
一、日內瓦的道德王國
第二章 至善論的政治哲學:自由之浮現
第三章 道德理想國的發生邏輯:自由之沉沒
第四章 至善論的社會思想:民粹主義
第五章 盧梭復活:從論壇到神壇
第六章 一七八九至一七九二:盧梭思想從背景走向前台
第七章 從雅各賓派到雅各賓專政:道德理想國的實踐歷程
第八章 從霜月到熱月:道德理想國盛極而亡
第九章 後論
跋 曾有驚天動地文
參考文獻
關心時政之人必讀‧歷史的教訓就在眼前!
民粹狂潮最精彩的歷史透視與心理解析
讓你一眼看清當代台灣民粹狂潮的根源
本書客觀呈現出這個「道德理想國」,從民粹狂潮、斷頭台流血到雅各賓覆滅的政治一精神辯證歷程之全貌。正是對台灣當前政治狂躁下各方準備鋌而走險的趨向,適時提供一帖醍醐灌頂的清涼劑。
本書論述「民粹主義」如何構建「道德理想國」,從「道德理想」又如何蛻變為「紅色恐怖」,二百年來席捲歐亞大陸。
然而,神話其實是鬼話。盧梭的「公意」說,列寧、史達林施行的「紅色恐怖」,以及毛澤東的「無產階級專政」,都是打著「民意」的幌子,受害者恰是底層民眾。此後返城,作者曾將上述「再教育」帶來的反思凝結為一句話:所謂「為窮人的主義」對窮人造成的禍害,超過「窮人主義」本身。
當盧梭一聲長嘯——「人類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曾打動人世間多少善男信女?當盧梭構築完畢他道德理想國的「世俗寺院」——伏爾泰冷言譴責這座「寺院」為「教士與帝國一致的制度,是最可怕的制度」。這座寺院當會響起雅各賓主義的起義警鐘,響起羅蘭夫人的仰天長泣:「自由、自由,多少罪惡假汝之名而行?」不消多久,一個救世教士轉化為思想殺手,人們終於發現,他確實是個不平凡的教士——是個「暗含魔心的教士」。儘管他本身並不自覺,儘管他自認教士之心只能是聖人之心。
柏拉圖承認:「偉大的事物,都是危險的事物。」聖心翻轉即魔心。盧梭的心在聖殿,盧梭的手卻伸向了斷頭台……
序二 豈有文章覺天下
第一章 思想的入口:原罪與贖罪
二、一顆「教士」心
三、笛卡兒之路——「另外一個導師」
四、伏爾泰——被攻擊的「進步」史觀
五、歷史負數下的異化
六、異化的外在層面——文化之異化
七、異化的內在層面——感性之遮蔽
八、復古與顛覆的背反
一、至善論——柏拉圖的方向
二、至善論與法國啟蒙學派
三、至善論與英國政治學說
四、至善論與分權說和代議制
五、至善論與自由
一、「公共意志」——道德理想國的入口
二、「公意」克服「眾意」——自由的失落
三、「公意」克服「眾意」——政黨政治的撲滅
四、社會契約——一個失落社會自治、國家制度的道德契約
五、第三者統治與第四種法律——內心統治法
六、從道德理想走向政治神學——一個「暗含『魔心』的教士」
七、道德與國家相聯——政治哲學與政治學錯位
一、民粹主義的始祖
二、民粹主義的社會觀
三、民粹主義的婦女觀
四、民粹主義的文化觀——拒絕劇場
五、民粹主義的盛大節日——廣場狂歡
一、盧梭之死——控訴者被控訴
二、盧梭復活——大革命前的精神氛圍
三、盧梭升溫——大革命的道德理想
四、盧梭信徒——羅伯斯比爾
五、盧梭熱究因何在——啟蒙運動的教訓
一、革命初期的憲政觀念——冉森主義與盧梭思想合流
二、「法蘭西制憲之父」——西耶士轉述盧梭教義
三、「公意」鉗制下的憲法辯論
四、代議制度——「劇場」裏的風雨飄搖
五、主權在民——「廣場」上的山呼海嘯
一、道德法庭——統治合法性的轉移
二、道德救贖——重組市民社會
三、語言磁化——革命之道德魔力
四、道德越位——羅伯斯比爾悲劇之發生
五、內外禁錮——輿論劃一與道德對抗
一、霜月批判——百科全書派雪上加霜
二、風月肅殺——雅各賓內部的道德災變
三、花月法令——最高主宰開設道德宗教
四、牧月嗜血——最後一次道德狂歡
五、熱月顛覆——顛覆者被顛覆
六、尾聲
一、先驗與經驗共創歷史
二、解構與建構平等對話
三、價值理性與工具理性相互界定
四、政治神學論的消亡



![]() |
|||||||
|
|||||||
![]() |






中國當代學者,1952年生,上海人。1970年下河南蘭考插隊。1985年陝西師範大學歷史學碩士,1992年復旦大學歷史學博士。1991年至今任教於上海大學歷史系,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社會思想史,目前從...


定價:440
售價:396
初版:初版
開本:正25K-15x21cm
裝訂:平裝本
頁數:448頁
ISBN:978-986-352-539-4
條碼EAN:978-986-352-539-4
CIP:54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