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周作人作品精選15:我的兄弟魯迅【經典新版】(含《魯迅的故家》與《魯迅的青年時代》)
定價:350元
線上優惠:315元
出版日期:2022-08-18
讀者評鑑: |
![]() ![]() ![]() ![]() ![]() |
---|



※集結周作人《魯迅的故家》與《魯迅的青年時代》兩本文集,《魯迅的故家》是周作人晚年回憶魯迅的重要著作之一,全書超過百篇,多達十八萬字。《魯迅的青年時代》則是涵蓋了魯迅的創作態度及思想淵源。魯迅於清光緒戊戌(一八九八)年離開家鄉,後又輾轉至日本留學,而周作人在哥哥魯迅的提攜下,亦是文才出眾,兩人之間的兒時及求學經歷充滿了許多回憶。
周作人散文代表作 超越半世紀的經典
*【周作人名言】
第二分 園的內外
第三分 魯迅在東京
第四分 補樹書屋舊事
*《魯迅的青年時代》
※一個普通的菜園,竟能讓周氏兄弟大書特書!園裡究竟有什麼玄機?又有哪些特別的人事物值得紀念呢?魯迅從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礦務鐵路學堂畢業,考取官費留學生,在日本留學期間,還結識了同鄉徐錫麟、秋瑾等人,而他卻半途轉學,決定改為學醫,其中的轉折為何?
※大文豪魯迅之弟,中國最負盛名的散文及文學翻譯家,與胡適並列為新文化運動執牛耳者!獨創的散文風格風靡一時成言志派;並以「人的文學」奠定了五四文學基調。
※周作人被譽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百科全書式的人物,也是懂得生活藝術的作家,他的散文可說是中國白話美文的標準。他的文章兼具文學性與史料性,親身經歷許多重要歷史事件,如辛亥革命、張勳復辟、新文化運動等,讀其文猶如讀一本中國現代史。
園內園外從頭說起 一代文豪時代見證
這一冊書共總有一百多篇文章,各部分中難免有些重複之處,有的地方或有遺漏,我想缺少總還不要緊,這比說的過多以至中有虛假較勝一籌吧。——周作人
周作人(1885─1967),號知堂。魯迅之弟,周建人之兄。是著名的散文家、思想家,也是新文化運動代表人物之一。他與胡適、錢玄同、蔡元培、林語堂等,共同將當時的文壇注入了一股新的風潮。《我的兄弟魯迅》係集結周作人《魯迅的故家》與《魯迅的青年時代》兩本文集,《魯迅的故家》是周作人晚年回憶魯迅的重要著作之一,全書超過百篇,多達十八萬字,詳述了魯迅從青少年時期到之後出國留學的往事。《魯迅的青年時代》則是涵蓋了魯迅的創作態度及思想淵源。周作人是魯迅的二弟,可說是最瞭解魯迅的人之一,由他來回顧魯迅的種種軼事,可謂是第一手資料,更顯珍貴。
本書包含《魯迅的故家》與《魯迅的青年時代》兩本文集,其中《魯迅的故家》共分「百草園」、「園的內外」、「魯迅在東京」、「補樹書屋舊事」四個部分,所寫都是日常瑣碎的生活之事,娓娓道來,情趣盎然。尤其百草園更是兄弟倆兒時重要的回憶之地。有趣的是,書中周作人對魯迅多是直呼其名,以旁觀者的角度來敘事,彷如讀者一般,也沉浸在過往的回憶之中。
*【名人評價】
胡適:「到現在值得一看的,只有周作人的東西了。」
郁達夫:「中國現代散文的成績,以魯迅、周作人兩人的為最豐富最偉大,我平時的偏嗜,亦以此二人的散文為最所溺愛。一經開選,如竊賊入了阿拉伯的寶庫,東張西望,簡直迷了我取去的判斷。」
楊牧:「周作人是近代中國散文藝術最偉大的塑造者之一,他繼承古典傳統的精華,吸收外國文化的精髓,兼容並包,就格調之成長和拓寬言,同時的散文作家似無有出其右者。周作人之為新文學一代大師,殆無可疑。」
*園屬於一個人家,家裡有人,在時代與社會中間,有些行動,這些都是好資料,就只可惜我們不去記它,或者是不會記。這回我想來試試看,雖然會不會,能不能,那全然還不知道。 ──〈關於百草園〉
*他不看正史而看野史,從《談薈》知道列代武人之吃人肉,從《竊憤錄》知道金人之凶暴,從《雞肋編》知道往臨安行在去的山東義民以人脯為乾糧,從《明季稗史彙編》知道張獻忠和清兵的殘殺,這些材料歸結起來是「禮教吃人」,成為《狂人日記》的中心思想。──〈魯迅的國學與西學〉
*我寫魯迅紀念的文章,都是回憶小品的性質,所用的材料須得是事實,而事實則是有限量的。這好比是一疊鈔票,用一張少一張,到用完便沒有了,不可能自己來製造補充。──〈魯迅與歌謠〉
*魯迅反對讀古書的主張是對於復古運動的反抗,並不足證明他的不讀古書,而且他的反對青年讀古書的緣故正由於他自己讀透了古書,瞭解它的害處,所以才能那麼堅決的主張。──〈魯迅讀古書〉
*【目錄】
《魯迅的故家》
總序
第一分 百草園
關於百草園
一 從園說起
二 東昌坊口
三 新台門
四 後園
五 園裡的植物
六 園裡的動物
七 園裡的動物(二)
八 菜蔬
九 曬穀
一○ 園門口
一一 灶頭
一二 廚房的大事件
一三 祭灶
一四 藍門
一五 橘子屋讀書
一六 橘子屋讀書(二)
一七 立房的三代
一八 白光
一九 子京的末路
二○ 興房的住屋
二一 吃飯間
二二 曾祖母
二三 房間的擺飾
二四 誠房的房客
二五 漫畫與畫譜
二六 煙與酒
二七 兩個明堂
二八 兩個明堂(二)
二九 廊下與堂前
三○ 伯宜公
三一 介孚公
三二 介孚公(二)
三三 王府莊
三四 盪寇志的綉像
三五 娛園
三六 魯家
三七 三味書屋
三八 老壽先生
三九 廣思堂
四○ 賀家武秀才
四一 沈家山羊
四二 童話
四三 祖母
四四 祖母(二)
四五 關於穿衣服
四六 阿長的結局
四七 阿長的結局(二)
四八 山海經
四九 山海經(二)
五○ 仁房的大概
五一 玉田
五二 藏書
五三 抄書
五四 椒生
五五 監督
五六 監督(二)
五七 軼事
五八 墓碑
五九 講西遊記
六○ 伯升
六一 恆訓
六二 病
六三 大書房
六四 禮房的人們
六五 四七
六六 四七與五十
六七 五十在誠房
六八 誠房之餘
六九 桐生
七○ 桐生(二)
七一 月如與日如
七二 蘭星
七三 阿有與阿桂
七四 單媽媽
七五 四百年前
七六 台門的敗落
七七 祭祀值年
七八 做忌日
七九 忌日酒
八○ 風俗異同
八一 掃墓
八二 祝文
八三 山頭的花木
八四 上墳船裡
八五 祝福
八六 分歲
八七 祭書神
八八 茶水
八九 飯菜
九○ 蒸煮
九一 燈火
九二 燈火(二)
九三 寒暑
九四 園的最後
一 孔乙己的時代
二 咸亨的老闆
三 小酒店裡
四 泰山堂裡的人
五 水果蓮生
六 傅澄記米店
七 屠家小店
八 長慶寺
九 兩種書房
一○ 禿先生是誰
一一 壽先生
一二 壽先生(二)
一三 馬面鬼
一四 三個醫生
一五 魯老太太
一六 一幅畫
一七 姑母的事情
一八 丁耀卿
一九 胡韻仙
二○ 秋瑾
二一 袁文藪與蔣抑卮
二二 蔣觀雲
二三 范愛農
二四 蒯若木
二五 周瘦鵑
二六 俟堂與陳師曾
二七 陳師曾的風俗畫
二八 魯迅在S會館
二九 S會館的來客
三○ 魯迅與書店
三一 惜花詩
三二 筆述的詩文
三三 筆述的詩文(二)
一 伏見館
二 中越館
三 中越館(二)
四 中越館(三)
五 伍舍
六 校對
七 青木堂
八 學俄文
九 民報社聽講
一○ 民報社聽講(二)
一一 民報案
一二 蔣抑卮
一三 眼睛石硬
一四 同鄉學生
一五 日常生活
一六 舊書店
一七 服裝
一八 落花生
一九 酒
二○ 矮腳書几
二一 勁草
二二 河南雜誌
二三 新生
二四 吃茶
二五 看戲
二六 畫譜
二七 花瓶
二八 咳嗽藥
二九 維新號
三○ 諢名
三一 南江堂
三二 德文書
三三 補遺
三四 補遺(二)
三五 補遺(三)
一 緣起
二 會館
三 樹
四 抄碑的房屋
五 抄碑的目的
六 抄碑的方法
七 貓
八 避辮子兵
九 金心異
一○ 新青年
一一 茶飯
一二 辦公事
一三 益錩與和記
一四 老長班
一五 星期日
後記
序言
魯迅的青年時代
魯迅的國學與西學
魯迅與中學知識
魯迅的文學修養
魯迅讀古書
魯迅與歌謠
魯迅與清末文壇
魯迅與范愛農
魯迅與弟兄
魯迅與閏土
魯迅在南京學堂
魯迅的笑
附錄一 關於阿Q正傳
附錄二 關於魯迅
附錄三 關於魯迅之二


|

![]() |
|||||||
|
|||||||
![]() |






周作人(1885─1967),號知堂。魯迅(周樹人)之弟,周建人之兄。中國著名散文家、思想家及翻譯家,也是新文化運動代表人物之一。歷任國立北京大學教授、東方文學系主任,燕京大學新文學系主任、客座教授。...


定價:350
售價:315
初版:初版
開本:正25K-21〈長〉*15〈寬〉
裝訂:平裝本
頁數:416頁
ISBN:978-986-352-982-8
條碼EAN:978-986-352-982-8
CIP:8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