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星龍王(全)【珍藏限量紀念版】

※【導讀推薦】《七星龍王》:江湖世界的表象與真相
著名文化評論家 陳曉林
《七星龍王》是古龍創作晚期頗為費心經營的一部作品,與同一時期的力著《英雄無淚》一樣,也是古龍試圖突破既往的寫作成就,朝向全新境域或另類風格進行試探的代表作。眾所周知,古龍是一位永不以既有成果為滿足的作家,在已寫出了眾多膾炙人口的武俠名篇,塑造了無數躍然紙上的俠義典範之後,他仍不斷嘗試新的題材、新的技法,經常懷著新的憧憬,攀向新的高峰。《七星龍王》即是例證之一。
古龍生前與筆者頗為投緣,燈前酒後,偶而心血來潮談及寫作心得和近況時,曾慨然表示,在寫過了像楚留香、陸小鳳、小李飛刀、傅紅雪等諸多武俠傳奇人物之後,他想要再一次大幅度地求新求變,計畫中的方向有二:一是準備開始淡化武俠故事的傳奇色彩,而強化紅塵人世的生活情致,且看是否能為武俠寫作再闢一新徑;二是從傳奇或詭異的情節出發,進一步導向於玄虛境界,即是賦予武俠創作以「神秘」這個新向度,以豐富武俠的內涵。
顯然,古龍晚期的兩部風格迥異於全盛時期諸名篇、但同樣值得探索與玩味的作品,說明了他當時所設想的兩個新創作方向,均已落實為情節緊湊、文字優美的武俠作品。從傳奇導向神秘、而神秘中隱含俠氣的新書,便是《英雄無淚》;而從詭異回到平淡、但平淡中寓有真趣的新書,即是《七星龍王》。正因如此,《七星龍王》雖然篇幅不大,卻是古龍晚期的特殊成品,它承載了古龍為武俠創作探索新路徑的重要思維,當然,純就小說寫作的技法而言,它也自有獨樹一幟的藝術魅力。
首先,《七星龍王》敘述的是一個情節繁複、人物紛雜的故事,反映的是江湖世界機謀百出、變化無窮的情狀;然而,古龍在敘事上擱置了傳統武俠小說娓娓道來的模式,將整個故事壓縮在短短五天的時程內,從而使敘事節奏顯得相當緊湊,但緊湊中卻能繁而不亂,一氣呵成。這樣的敘事技法,在晚近較受推重的西方驚悚小說,如丹布朗的《達文西密碼》等,已是屢見不鮮;但在當年的中文寫作界實屬聞所未聞,更遑論有意識地引進到武俠小說的創作技法中。
其次,《七星龍王》的故事情節雖然複雜紛紜,但在古龍導傳奇入平淡的創作意向驅使下,巧妙地區分為兩個「雙層結構」:一個是「表象與真相」的雙層結構,另一則正是「傳奇與平淡」的雙層結構。結構如此繁複,而節奏卻仍起落自如,猶如行雲流水,這正是古龍作品之所以能夠沁人心脾、豁人眼目的魅力所在。
此處所謂「表象與真相」,一方面指的是故事的外緣與內核背離。江湖大豪孫濟城為了避仇,自布遭到情殺的偽局,然後化裝為委瑣的小商人「吳濤」重入濟南城,觀望風向。從表象看,濟南各大江湖勢力如花旗門、鷹爪門、丐幫等窺破這個偽局,故而要查明案由,追緝「吳濤」,自亦各有各的理由;但其實他們所謂主持江湖公道只是藉口,真相是有人為了攫取孫濟城的巨額財富,有人收受酬金甘為格殺「吳濤」的刺客,還有人心懷禍胎意欲尋仇雪恨。
進而言之,如只看表象,則「吳濤」隱諱自己身世,出手狠辣無情,自是生怕身分一旦暴露將會成為眾矢之的;但真相卻是,他挾巨資隱身通都大邑經商牟利,卻是為了賑濟貧苦無告的孤兒寡婦,他躲避仇家追殺,躲的其實只是自己的妻子。他的真正身分也不是孫濟城,而是當年威懾江湖的兩大高手「天絕地滅」中的郭滅,他的妻子正是與他齊名的高天絕。又如只看表象,則高天絕理直氣壯不擇手段地追殺郭滅,而郭滅不惜偽裝已死來逃避,應是其咎在郭;然而,真相卻是另一回事,其中大有冤情孽債,高天絕未必有理,郭滅則是有口難言。
本書的另一個雙層結構,當然是由主角「元寶」的行徑來揭示與彰顯的江湖世界。「天生福星,點鐵成金」,手裡持有一顆不起眼的小星星,元寶突兀地進入波譎雲詭的濟南城,以狀似莽撞的偷兒手法掏走「吳濤」的腰包,得以與後者結識,進而共處患難,顯然是為了暗中考察「吳濤」的為人。正因元寶是懷著赤子之心的大孩子,初次踏入花花世界,觸目所見,處處驚奇,從而古龍便透過他的眼睛來描摹紅塵情事、人間煙火;對比於「吳濤」背後的滔天巨案與武林傳奇,元寶則像一位心存善念的導遊,讓人得以體會到平凡人世的市井百態與生活情調。
表象與真相之間的對比與糾葛,當然以「李將軍」與「天絕地滅」之間的恩怨情仇,最為扣人心弦;然而,藉由元寶的抽絲剝繭,故事還呈現了另一樣態的表象與真相:高天絕追殺郭滅,猶如螳螂捕蟬;花旗門算準高、郭必然兩敗俱傷,故布局要坐收漁利,一舉攫取龐大財富,儼然黃雀在後;殊不知,元寶所代表的龍氏家族早已洞燭其間奧妙,三言兩語便逼得花旗田家知難而退。然則,「七星龍王」家族究竟有多麼厲害、多麼精采,已盡在不言中!
這個龍氏家族的故事,應是古龍構想中一個系列長篇的題材,《七星龍王》則是長篇的起手式。可惜天不假年,古龍未有機會再著墨這個導傳奇入平淡的新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