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首頁 > 風雲時代出版社 > 蜀山劍俠傳(1)訪道入山
蜀山劍俠傳(1)訪道入山
※【推薦序】  「劍仙」還珠樓主     
《武俠小說史話》作者 林遙
 
中國的武俠小說發展到二十世紀三○年代,創作的中心開始由南方轉移至北方的京津地區,遂有「北派五大家」的稱呼出現。這其中產生巨大影響的,當屬以「奇幻仙俠派」別開武俠生面的還珠樓主。
還珠樓主在筆下開創了世界上亙古未有、異想天開的奇幻世界:
 
關於自然現象者,海可煮之沸,地可掀之翻,山可役之走,人可化為獸,天可隱滅無跡,陸可沉落無形,以及其他等等;
關於故事的境界者,天外還有天,地底還有地,水下還有湖沼,石心還有精舍,以及其他等等;
對於生命的看法,靈魂可以離體,身外可以化身,借屍可以復活,自殺可以逃命,修煉可以長生,仙家卻有死劫,以及其他等等;
關於生活方面者,不食可以無饑,不衣可以無寒,行路可縮萬里成尺寸,談笑可由地室送天庭,以及其他等等;
關於戰鬥方面者,風霜水雪冰、日月星氣雲、金木水火土、雷電聲光磁,都有精英可以收攝,煉成功各種兇殺利器,相生相剋,以攻以守,藏可納之於懷,發而威力大到不可思議。
 
還珠樓主(一九○二至一九六一),原名李善基,後改名李壽民,四川長壽人。他出身於書香門第,祖上世代簪纓,其父李元甫曾於光緒年間在蘇州做官,由於不滿官場黑暗,後辭官還鄉,靠教私塾為生。在父親的悉心教導下,李壽民從小便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文學積澱頗豐。三歲伊始,李壽民讀書習字;到了五歲,已能吟詩作文;七歲時,已能寫下丈許楹聯;年方九歲,因一篇洋洋五千言的《「一」字論》,在鄉里有神童之稱。李壽民生平興趣廣泛,頗務雜學,於諸子百家、佛典道藏、醫卜星相無所不窺、無所不曉,堪稱奇才。
李壽民的人生經歷,跌宕曲折,傳奇色彩十分濃厚。十歲時,他在塾師「王二爺」的帶領下多次登上峨嵋和青城。李壽民後曾在日記中反覆提到「三上峨嵋,四登青城」的所見及體悟。李壽民的塾師「王二爺」與一般腐儒不同,不僅能如數家珍地即興解說掌故,還曾帶他前往峨嵋仙峰寺,拜見了一名精通氣功的和尚,此後堅持鍛煉,從未間斷。
峨嵋山、青城山優美的傳說故事,層巒疊嶂、千姿百態的壯麗景色,使童年的李壽民流連忘返,這種生活和經歷,也為他後來的作品《蜀山劍俠傳》和《青城十九俠》提供了豐富的創作源泉。
李壽民少年喪父,家道中落,隨母親投親蘇州,後移居天津,先後做過軍中幕僚、郵政局職員、報紙編輯等職務。
李壽民的愛情婚姻的經歷也非常不平凡。李壽民夫人孫經洵,父親是大中銀行董事長孫仲山。
一九二八年,李壽民經友人介紹,擔任天津警備總司令傅作義的中文秘書,彼時留英歸國的英文秘書段茂瀾和他興趣相投、十分要好。段茂瀾不久擔任天津電話局局長,邀請李壽民做他的秘書,李壽民應邀而去。一九二九年春,李壽民業餘時間兼職在孫仲山家中做家庭教師。二小姐孫經洵與這位比她大六歲的家庭教師相愛。得知此事後,孫仲山大怒,他將李壽民辭退,並嚴斥孫經洵,孫經洵憤而離家。孫仲山藉「拐帶良家婦女」之名,把李壽民送進監獄。開庭審理過程中,孫經洵出人意料地出現在旁聽席上,氣宇軒昂地表示婚姻自主權掌握在自己手中,李壽民因判無罪釋放。
一九三二年二月五日,李壽民與孫經洵舉行婚禮,彼時,他已開筆創作《蜀山劍俠傳》,寫完十二回,恰巧友人唐魯孫臨時代理《天風報》社務,力促李壽民將書稿交由《天風報》連載發表,李壽民答應下來,開始以還珠樓主為筆名,撰寫《蜀山劍俠傳》。
還珠樓主筆名的來歷,與李壽民的初戀有關。少年時期,李壽民曾在蘇州認識了比他年長三歲的姑娘文珠,兩人正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嗣後感情漸生,彼此不離形影。十六歲時,李壽民意識到自己正處於初戀中。然而由於家境所迫,李壽民當時要北上天津謀生,後來兩人只能以書信往來。不想天意弄人,變故無常,文珠誤入風塵,從此杳無音訊,李壽民精神上受到創痛。婚後的李壽民還會偶爾提起文珠,夫人孫經洵聽後,對文珠的遭遇深感同情,建議他以還珠樓主為筆名,取唐代詩人張籍《節婦吟》「還君明珠雙淚垂」詩意,以此紀念文珠。
《蜀山劍俠傳》在《天風報》一經刊出,大受讀者歡迎,《天風報》發行量成倍增長,李壽民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名聲越寫越大。
《蜀山劍俠傳》寫於「九一八」事變後不久,開篇以愛國情懷為基調。全書第一集第一回的第一位出場人物,是一名鬚髮全白的半百老人,他立於舟上,慨歎道:「哪堪故國回首月明中!如此江山,何時才能返吾家故物啊!」哀感之情,溢於言表。
 

風雲時代出版公司  版權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貼節錄
上班時間:09:00~17:30  TEL:02-2756-0949 FAX:02-2765-3799 地址:台北市民生東路五段178號7樓之3
© 2008 Storm&Stress Publishi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