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吟遊問俠之吟遊-遊的精神文化史論
定價:500元
線上優惠:450元
出版日期:2023-02-09
讀者評鑑: |
![]() ![]() ![]() ![]() ![]() |
---|



當代大儒 國學大師龔鵬程
遊蕩無度、居無定所的遊民
其實,我們忘了,我們也有逍遙遊的精神
過去,我們老是喜歡把中國描繪成一座大農莊,它是黏著於鄉土的,人與人的關係是凝定的,勤儉勞作即其日常生活,安土重遷即為其人生態度,故精神上趨於保守,傷離別、嗟淪謫、哀流亡、嘆遷貶,而自安於其以禮俗宗法維繫之田園鄉土社會。
我的人格與精神狀態本近於遊者。莊子〈逍遙游〉一文正是我治學入機之處。其後從遊於師友之門,戰浴於學問之海,論遊俠、好嬉遊、同情政治社會文化上的流亡流浪者,都使得我對遊之精神文化史的討論,有些自我辯護的意味。我當然不否認我研究遊的問題,本來就是為著要了解自己甚或說明自己。但我也覺得:正因為我是遊者,所以才能洞察中國歷史上複雜的遊的現象,才能掌握遊的精神狀態。--龔鵬程
本書深度討論「遊」這個觀念。以各個不同角度、不同方式來說明「遊」是在什麼具體生活場域中生長出來,又是如何與具體的人文活動相關。在作者的描述中,「遊」不只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也不是一個客觀的思辨物,它體現於遊戲、遊旅、遊藝、遊心、遊觀、遊學、遊仙等各種活動中,也與社會上的遊民、遊士、遊俠、流氓、遊娼等等人士有關。
※【目錄】
第一章 引論:鄉土中國?
第二章 居與遊互動的社會
第三章 旅遊者的心理
第四章 遷移者的性別
第五章 遊樂者與場域
第六章 遊觀中的自然
第七章 遊歷者的記錄
第八章 遊的文學與社會
第九章 餘論:關於遊的研究及其聯想
從多方角度闡釋歷史上「遊」的精神文化
「遊」不僅在政治經濟及社會政策上產生過重要作用
也影響華人的處世態度與精神動態
身在法令外,縱逸常不禁的遊俠
遊食諸侯,是追求能施展抱負的機會
周遊天下,是跨越空間的限制,向世界無限拓展
「遊」的精神是極富饒有味的
也有四海為家、優遊槃樂的那一面
但是,中國古代也不是一個凝固穩定的鄉土社會,而是充滿了各類遊人流民以及遊之活動的世界。這些遊人及遊的活動,顯示了中國文化中非常豐富的精神狀態;居者與遊者之間的辯証關係,則更是值得深入探索的課題。
這本書,就是想把遊的精神文化這一面呈豁出來。
編 序 人文的感應,友情的見證 陳曉林
自 序 定光古佛今又來 龔鵬程
弁 言 遊的課題 龔鵬程
一、社會現象的理解
二、研究方法的檢析
三、倫理關係的認知
一、居民與游民
二、虛民與實戶
三、遊居之典型
四、歷史的轉變
五、漢代的遊民
一、旅行者的精神分析
二、旅遊的超越解脫義
三、自我轉化的歷程
四、航向上帝的海洋
五、在而不在的存在
一、女子的遷居
二、男人的行旅
一、樂遊園
二、遊戲的人
三、遊戲的社會
一、觀與見:怎樣看自然?
二、仰觀俯察與極目遠眺
三、藝術中的自然
四、觀的文化傳統
五、對自然的消解
一、遊的中國文學史
二、晚明的小品遊記
三、居人的神遊臥遊
四、普陀行記
五、人生誤旅
一、詩的超越性與社會性
二、本土化的迷思:文學與社會
三、星馬華文報的政治社會史分析
四、中華文化與文學的世界觀
五、「散居中國」及其文學
六、中國傳統觀念中的西方



![]() |
|||||||
|
|||||||
![]() |






龔鵬程,1956年生於台北,為當代著名學者和思想家。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畢業,歷任淡江大學文學院院長,南華大學、佛光大學創校校長,美國歐亞大學校長等職。曾獲中山文藝獎、中興文藝獎、傑出研究獎等。20...


定價:500
售價:450
初版:初版
開本:正25K-21〈長〉*15〈寬〉
裝訂:平裝本
頁數:480頁
ISBN:978-626-7025-46-8
條碼EAN:978-626-7025-46-8
CIP:128.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