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首頁 > 風雲時代出版社 > 古韜龍劍論集之3:神交古龍-曠代古龍天涯知己
古韜龍劍論集之3:神交古龍-曠代古龍天涯知己

一座跨越世紀的寶藏:《神交古龍》收掇了散落的珍珠
資深古龍版本研究專家 程維鈞

三十五載再看傳奇
村上春樹在《挪威的森林》中,借書中人物永澤之口,對文學作品有這樣頗堪玩味的評論:「對死後不足三十年的作家,原則上是不屑一顧的。那種書不足為信。不是說我不相信現代文學。我只是不願意在閱讀未經過時間洗禮的書籍方面浪費時間。」
這樣的話容或有失偏頗,但也有一定道理——經典的文學作品總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

二○二○年是古龍先生逝世三十五周年,他的書在跨越世紀後依舊風行天下,暢銷不衰。按照村上的標準,古龍去世已超過三十年,既仍風行,他的作品自然是值得一讀的。
其實,古龍作品又何止「值得一讀」而已。
在廿五年的寫作生涯中,古龍以超凡的想像力、深厚的文學底蘊和銳意變革的創新意識,突破前人窠臼,融中西技法為一爐,賦予武俠小說新的生命,使之以全新的面貌出現在世上,開創了近代武俠小說新紀元,將武俠文學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峰。
如果名著的定義是經得起時間考驗和積澱,包含永恆主題和經典人物形象,給人以深刻警示和深遠影響的著作,那麼,毫無疑問古龍相當一部分作品可以躋身「名著」之林。
尤其是他的後期作品。
以往古龍作品(包括既有古龍親筆又有他人代筆成分的作品)的真實部數,一直沒有定論,讀者和評論家含糊地稱之為「六七十部」、「七八十部」,甚至「百餘部」,經過近年來筆者與其他古龍研究者苦心孤詣的研究考證,去偽存真,反復核實,終將古龍真品考訂為七十二部。
這七十二部作品,以一九六○年的《蒼穹神劍》為處女作,以一九八五年未寫完的《財神與短刀》為絕唱,跨時廿五年有餘,依據創作風格不同分為早期(約一九六○至一九六二年)、中期(約一九六三至一九六八年)、後期(約一九六九至一九七九年)、晚期(約一九八一至一九八五年)四個階段,尤以後期作品成就最為突出。
這十年可以說是古龍的「黃金十年」,展現了古龍驚人的才華和創新力!
《楚留香傳奇》、《多情劍客無情劍》、《蕭十一郎》、《歡樂英雄》、《流星·蝴蝶·劍》、《邊城浪子》、《七種武器》、《陸小鳳》、《天涯·明月·刀》、《三少爺的劍》、《歡樂英雄》、《白玉老虎》、《大地飛鷹》、《英雄無淚》……
這些熠熠生輝的武俠名著,在奇巧多變、跌宕起伏的情節之外,其人性的刻畫,精警的內涵,深邃的意境,凝練的語言,靈動的文風,影像化和蒙太奇的敘事手法,等等,實在是值得「一品再品」。
繼金庸之後,武俠小說的品味和價值因為古龍而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就連很多以往輕視武俠小說的所謂主流文化學者和評論家,也不得不對古龍的武俠小說刮目相看。
幾十年來,有無數熱愛古龍的讀者和評論家,在驚歎於古龍的才華之餘,凝思靜慮,落筆成章,寫就了一篇篇精采絕倫的評論,一部部洋洋灑灑的論著。
無論是學院派基於文學理論的研究論文,還是民間學者的評論和隨筆,都對古龍作品有著深入的剖析和獨到的見解。學術專著方面,從最早的曹正文的《古龍小說藝術談》,到覃賢茂的《古龍傳》(風雲時代修訂版改名《評傳古龍》),到翁文信的《古龍一出,誰與爭鋒》,再到拙作《本色古龍—古龍小說原貌探究》,等等,作者們數年甚至數十年致力於古龍作品的研究,孜孜矻矻,樂此不疲。

冰山之下的寶藏
古龍是所有武俠小說家中,唯一始終堅持「求新求變求突破」之創作理念並付諸行動的一個,他的作品,除去人物鮮明、情節生動、結構嚴謹、趣味盎然等優秀武俠小說共同具備的優點外,還實現了對傳統武俠小說的大突破和大超越,歸納起來大致有:
一、塑造了一批個體覺醒和追求自由的平民化俠客形象,這些俠客除去身懷武藝,有著和常人一樣的喜怒哀樂,也有缺陷,也會犯錯;
二、打破傳統武俠系譜,淡化俠客的身分來歷和學藝過程;
三、凸顯愛與友情、寬容和同情、勇氣和俠義等永恆的主題,注重刻畫複雜玄奧的、古今共通的人性,揭示人物內心的情感衝突和矛盾衝突;
四、將懸疑、推理、愛情、生活、哲理、命運等因素融入武俠小說中,使之更新奇,更富於變化;
五、摒棄一招一式、冗長繁雜的武打描寫,獨創了簡短有力、一招制敵的武打設計,將更多的筆墨用在了氣氛的烘托上,並將武學上升到藝術和禪學的境界;
六、獨創了簡潔凝練、長短結合、富有節奏感的文句和類似電影蒙太奇的敘事手法,即「古龍式文體」,將白話文的美感發揮到極致,對後世影響巨大;
七、行文間高明的冰山原則和留白技法,餘韻無窮,耐讀耐品。
上述一至五點,評論家們有過很深入的闡析,此不贅述,筆者主要談談後兩點。
對於一個作家來說,風格的卓爾不群是其作品生命力的最有力說明。但並不是所有有個人風格的文學家都能稱文體家,只有在文體上有較高造詣並能獨領風騷者方可稱文體家。如歐美的納博科夫、海明威,日本的村上春樹,中國的魯迅、沈從文、冰心,這些作家的文體風格有很大的辨識度,即使不看他們的名字,看幾行文字,就能知道出自誰的手筆。
古龍的文體(後期和末期作品)在辨識度上,比起以上幾位作家更高,而且很難模仿。古龍在世時,其「古龍式文體」便模仿者甚眾,如黃鷹、龍乘風、薛興國等,及至後世則更為風靡。但模仿者們至多只得其皮毛,極少能寫出節奏感和美感,遑論韻味和意境。惟因如此,對於古龍作品中的代筆成分,熟稔古龍文風的讀者自不難分辨。
海明威在寫作上有一個著名的冰山原則,他以「冰山」為喻,認為作者只應描寫「冰山」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部分,龐大的水下部分應該通過文本的提示讓讀者自行去想像補充。具體而言,就是用簡潔的文字塑造出鮮明的形象,把自身的感受和思想情緒,最大限度的埋藏在形象之中,使之情感充沛卻含而不露、思想深沉然隱而不晦,讓讀者直面鮮明形象的感受去發掘作品的思想意義。
很明顯,古龍是受到過海明威的創作理念和文風影響的,他在作品中的留白和餘韻,用精簡的中文白話,結合比喻、雙關、象徵、借代、回環、頂真等修辭手法來表現,大有青出於藍之勢。如:

黃昏。
高立站在夕陽下,後面「狀元茶樓」金字招牌的陰影,恰巧蓋住了他的臉。
他的臉彷彿永遠都隱藏在陰影裡。(《七種武器‧孔雀翎》)

此處是《孔雀翎》的開篇,殺手高立的出場,「冰山」之上的部分,是時間(黃昏)、人物(高立)和人物所處的方位(茶樓招牌的陰影下)。「冰山」之下的部分,則是「永遠都隱藏在陰影裡」的雙關蘊意,揭示了高立作為職業殺手那陰暗、見不得人的特質,這種資訊,稍有學養的讀者便能接收得到,但比直接說出來要高明得多。
又如:

外面的風吹得更急,更冷。
現在雖然已經是二月,可是春天距離洛陽彷彿仍然很遠。(《英雄無淚》)

這兩句話處於章末,上承洛陽長街血戰,後接八十八死士赴長安復仇,殺氣沖天,風雲變色。「冰山」之上的部分,是寫早春二月依然寒冷的天氣,「冰山」之下的部分,實指意象上代表著溫暖和光明的「春天」遠沒有來到。一句「春天距離洛陽彷彿仍然很遠」,讓讀者讀後,也免不了沉浸在書中那悲憤愁苦的情境裡。
再如《大武俠時代·獵鷹》結尾「餘韻」一節:

中秋、黃菊、紅酒。
潘其成舉杯連敬三大杯:「凌公子。」
凌玉峰也連敬三杯:「潘大人。」
兩個人同時抬頭,四目相對,彷彿有很多話要說,卻連一個字都沒有說出來。
園中木葉蕭蕭,一隻孤雁,伶仃飛過。

大案告破,兇手落網,「冰山」之上,我們看到的,是兩名官員在中秋之夜舉杯慶賀,但事實上細細品味,感覺卻不那麼簡單。「兩個人同時抬頭,四目相對,彷彿有很多話要說」,但為什麼「卻連一個字都沒有說出來」呢,聰明的讀者定會想到,故事必定還會有後文。什麼樣的故事呢?古龍沒有透露隻言片語,只用了「木葉蕭蕭」、「孤雁飛過」勾勒了當時的場景,這種場景表現出來的蕭瑟之感,似乎預示著另有一個悲涼的故事在等待著讀者(事實上果真是的)。可見「餘韻」一節雖然只有短短的幾行字,但飽含張力,確實是餘韻十足,「冰山」之下包含的容量,幾可達幾千幾萬字。
另外,古龍在敘事中大量運用影像化敘事和蒙太奇手法,在情節轉變、時空切換、鏡頭分割之間,也起到了節省篇幅、加快節奏、擴充情節的資訊和內容的效果。如:

慕容明珠霍然轉身,就看到了葉開那彷彿永遠帶著微笑的臉。
  葉開微笑著,悠然道:「閣下難道一定要在手裡握著劍的時候,才有膽量入萬馬堂?」
  「噹」的一響,劍已在桌上。

一盞天燈,慢慢的升起,升起在十丈高的旗杆上。
  雪白的燈籠上,五個鮮紅的大字:
  「關東萬馬堂」。
  紫衫少年們斜倚著柵欄,昂起頭,看著這盞燈籠升起。(《邊城浪子》)

萬馬堂內,葉開巧用激將法勸說慕容明珠放下掌中劍,一句「『噹』的一響,劍已在桌上」精煉到無以復加,讀者似乎完全可以看到慕容被激後重重地將劍扔在桌上的情景。之後鏡頭馬上切換到萬馬堂外,去寫慕容的一眾手下,進而引入傅紅雪的出場。這正是典型的「平行蒙太奇」手法,刪枝刈蔓,使行文精簡,跳躍,生動。
以上幾例在古龍文字中僅是滄海一粟,古龍文字的「留白」功力,即使在所謂的嚴肅文學或純文學作家中,亦不多見。古龍作品之所以值得一讀再讀,一品再品,自然離不開情節的新奇,人物的鮮明,人性的深度,但簡練優美的文風,含蓄的表現手法,計白當黑的留白功力,更是給人以言有盡而意無窮的審美享受。
冰山之下的部分,又何嘗不是一座巨大的寶藏?

跨世紀的探索和挖掘
有寶藏,自然就會有人不斷地去探索和挖掘。
去年十一月份,風雲時代出版社社長陳曉林先生發簡訊給我,出版社預備蒐集遴選歷年來兩岸的古龍評論,出版一套《古龍作品評論集》,定名為《古韜龍劍論集》(共三卷),其中兩卷由他及林保淳教授主編,問我是否有意主編另一卷。
這使我想到二○○五年六月,淡江大學中文系曾以「一代鬼才:古龍與武俠小說」為主題舉辦了「第九屆文學與美學國際學術研討會」,這是迄今為止兩岸舉辦的唯一一場古龍國際學術研討會。參與研討的學術論文於翌年結集出版,名為《傲世鬼才一古龍》。我曾仔細地拜讀過裡面的文章,評論家們覃思賾奧、探幽析微,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抉發古龍小說的深層內涵,讀來讓人獲益匪淺。這些論文雖然存著不少訛誤,有些觀點現在看來也已不具備說服力,但依然為古龍作品評論的深入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之後的十五年裡,兩岸又出現了許多關於古龍作品的優秀評論,這些評論對古龍作品中的人物、情節、敘事技巧、語言風格等有了進一步的洞察和剖析。
這些評論就像是珍珠一樣,散落在各大報章、網路論壇、博客、公眾號等處,將這些散落的珍珠連綴成線,讓其閃爍出更耀眼的光芒,便是我們現在做的工作。
陳社長和林教授腹笥豐贍,學識淵博,在文學修養和學術理論方面的成就是我遠不能及的。但好在當下所編是古龍作品評論集,具有一定的專業性,而我醉心古龍作品也有十五年,儘管主要成果在於版本、原貌和代筆的研究考證,但對各部古龍作品的情節人物和藝術風格,尚算爛熟於心。另外,我從事多年的記者編輯和文學戲劇創作,自忖在文字規範和編輯體例等操作方面還不至於捉襟見肘。
在短暫的猶豫之後,我斗膽答應了。
經過商議,由我主要負責大陸地區古龍評論佳作的遴選和初審,作者以資深古迷、民間學者和評論家為主。歷時半年的徵稿,共收到稿件六十餘篇,經筆者仔細遴選,並由陳社長嚴格審核後,最終有二十一篇入選評論集卷三《神交古龍》。

入選篇目,一部分來自於古龍研究權威論壇「古龍武俠論壇」歷年來發表之優秀評論,另一部分選取自由來稿中的佳作。從內容來看,幾乎包括了所有古龍後期佳作,對早中期作品,也略有涉及。從體裁來看,既有措詞嚴謹引證規範的學術型論文,又有風格揮灑的散文、隨筆式的評論。從選材來看,也各有側重:既有對某部古龍作品藝術特色或情節架構的評析,如邊城不浪關於《多情劍客無情劍》、《歡樂英雄》和《邊城浪子》的三篇札記,堯吉的《大風堂的悲歌——從〈白玉老虎〉解讀古龍的江湖》,花無語的《機械複製時代的傳奇:楚留香》,陳舜儀的《四個層次的〈離別鉤〉》,純黑白的《來過,活過,愛過──評古龍眼裡的桃花劫》,閔大白的《〈碧血洗銀槍〉——特殊制度引發的江湖浩劫》,楚同塵的《關於〈英雄無淚〉的斷章》,以及筆者撰寫的《蒙太奇手法在古龍小說中的運用——以〈英雄無淚〉為例》;也有對作品人物形象的深入剖析,如花無語的《劍道的極限──淺析葉孤城與燕十三》,握刀多年的《叮鈴鈴的愛情狂想曲》,夜公子的《由對林仙兒的刻畫淺談古龍的女人觀》;又有對古龍作品總體文學價值和藝術特色的評價,如李智的《冰山下的古龍世界》,堯吉的《諸神之殿》,月息的《古龍美學三論》,以及拙作《淺談古龍語言的獨特審美價值》;還有關於古龍作品早期連載、佚文和代筆方面的挖掘和考證,如顧臻、於鵬合著的《古龍「海外」別樣紅》、《「港古」溯源——香港三大武俠雜誌與古龍小說》,許德成的《失蹤多年的〈劍氣書香〉重新問世始末》,以及筆者在多年來的研究成果《古龍小說代筆分析及考證》。
此卷評論雖不敢說代表了近十餘年來民間古龍研究的最高水準,但也算是優中選精,見微知著,可與陳社長和林教授主編的另兩卷相互補充,相信對讀者更深入地理解和體悟古龍小說的內涵,能起到一定的引領作用。
另外,筆者對評論集全三卷所有涉及版本、時序、引文原貌等方面的訛誤進行了糾正。
研究古龍是長久的話題,冰山下的世界廣大而精彩,七十二部古龍小說就像一座跨世紀的寶藏,等待著一代又一代的讀者去探索和挖掘。


風雲時代出版公司  版權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貼節錄
上班時間:09:00~17:30  TEL:02-2756-0949 FAX:02-2765-3799 地址:台北市民生東路五段178號7樓之3
© 2008 Storm&Stress Publishi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