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首頁 > 風雲時代出版社 > 弘一大師的心靈世界(*新修版)
弘一大師的心靈世界(*新修版)
※【前言】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壺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這首《送別》,被譽為二十世紀最優美的歌詞,出自弘一法師之手。弘一法師是中國近百年文化發展史中的傳奇人物,也是學術界公認的通才和奇才。作為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他最早將西方油畫、鋼琴、話劇等引入國內,且以擅書法、工詩詞、通丹青、達音律、精金石、善演藝而馳名於世。
弘一法師的前半生是富家公子,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後半生出家,面對古佛黃卷,過著苦行僧生活。然而無論是在紅塵俗世,還是遁入空門,弘一法師都取得了別人無法企及的成就。他的高尚情懷更是令人高山仰止,心嚮往之。
在皈依佛門之後,弘一法師篤志苦行,成為世人景仰的一代佛教宗師。他被佛教弟子奉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在佛學思想研究方面,弘一法師自然也做出了自己的成績。對此,林子青概括說:「弘一法師的佛學思想體系,是以華嚴為鏡,四分律為行,導歸淨土為果的。也就是說,他研究的是華嚴,修持弘揚的是律行,崇信的是淨土法門。他對晉唐諸譯的《華嚴經》都有精深的研究。曾著有《華嚴集聯三百》,可以窺見其用心之一斑。」
入佛初期,弘一法師除閱讀僧人必讀的經典之外,其進修博覽而廣納。弘一法師說:「我平時對於佛教是不願意去分別哪一宗、哪一派的,因為我覺得各宗各派,都各有各的長處。」他主張要博采眾家之長。
弘一法師對佛學的貢獻,主要體現在他對律宗的研究與弘揚上。弘一法師為振興律學,不畏艱難,深入研修,潛心戒律,著書說法,實踐躬行。中國佛教律學,故譯有四大律,即《十誦律》、《四分律》、《摩訶僧祇律》、《五分律》。為弘揚律學,弘一大師窮研《四分律》,花了四年時間,著成《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記》。此書和他晚年所撰的《南山律在家備覽略編》,合為精心撰述的兩大名著。
出家之後,弘一法師了斷塵緣,超然物外,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了對律宗的研修和弘揚上。出家之前的熱鬧繁華和出家之後的冷清孤獨,使弘一法師對人生有了更深的感悟,他曾經感歎:「人如花,不久時;人如萍,無定處;人如煙花,現一時;人總歸於一己,踏五大;人至山巔無他路;自古聖賢皆寂寞,悲欣交集誰了然?」
弘一法師還是一個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的人,他把自己的人生感悟告訴世人,以期對大家的人生有指導作用。
弘一法師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盡的精神財富,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是中國絢麗至極歸於平淡的典型人物。太虛大師曾為贈偈:「以教印心,以律嚴身,內外清淨,菩提之因。」趙樸初先生評價大師的一生為:「無盡奇珍供世眼,一輪圓月耀天心。」
編著本書的目的,就像弘一法師在《改過實驗談》中所說的:「談玄說妙,修證次第,自以佛書最為詳盡。而我等初學之人,持躬敦品、處世接物等法,雖佛書中亦有說者,但儒書所說,尤為明白詳盡,適於初學。故今多引之,以為吾等學佛法者之一助焉。」
 

風雲時代出版公司  版權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貼節錄
上班時間:09:00~17:30  TEL:02-2756-0949 FAX:02-2765-3799 地址:台北市民生東路五段178號7樓之3
© 2008 Storm&Stress Publishi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