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國)台灣武俠小說史(上/下)【作者限量簽名套書】書衣收藏版
定價:1100元
線上優惠:935元
出版日期:2022-04-20
讀者評鑑: |
![]() ![]() ![]() ![]() ![]() |
---|



*首刷贈品:《新武俠一甲子:名家名作風雲》已贈完。此為再版不會附贈,特此提醒。
※武林同好熱血推薦:
※收錄名家:
※名家推薦:
※【目錄】上冊
壹、【發軔篇】——台灣武俠小說的前世今生
◎第二章 武道東矣——舊派武俠傳衍下的台灣武俠小說(一九五○年代)
貳、【發展篇】 風雨如晦——政治與輿論陰霾下的台灣武俠小說(一九六○年)
◎第二章 胡適風波與社會輿論
◎第三章 一九六○年代台灣武俠小說的盛況——從兩部「奇書」說起
◎第四章 台灣武俠小說的「流派」
參、【流派篇】——台灣武俠小說的流派
◎第二章 《王者之劍》霸江湖——易容武俠小說論
二、「才子佳人」派
◎第二章 易容變相兩東方??東方玉與東方英
三、「推理奇情」派
◎第二章 武史交輝生紫煙——司馬紫煙小說論
四、「諷世喻世」派
◎第二章 武林秘笈大放送——高庸的武俠作品
五、「歷史武俠」派
◎第二章 歷經「三變」成名家——蕭逸武俠小說論
◎第三章 民族情仇矛盾多——獨孤紅小說論
六、「鐵血江湖派」
◎第二章 鐵血江湖外一章——雪雁武俠小說論
七、「鬼派」
◎第二章 「鬼派」小說的遣詞用字與風格
◎第三章 「鬼派」小說的情節架構
◎第四章 「鬼派」平議
※【目錄】下冊
◎第二章 求變追新開「新派」——古龍武俠小說論
◎第三章 從少年英豪到調和鼎鼐——上官鼎小說論
◎第四章 刀劍叢裡賦新詩——溫瑞安小說論
九、【其他】
◎第二章 書劍風流曹若冰
肆、【評說篇】
◎第二章 台灣武俠小說的出版與傳播
◎第三章 台灣的武俠小說研究
伍、【衰微篇】
◎第二章 「後金古時期」的台灣武俠小說(一九八○之後)
陸、【期待篇】
◎第二章 新秀發新猷
◎第三章 溫世仁「百萬武俠小說大獎」
◎第四章 武俠小說的政治、社會批判
◎第五章 孫曉《英雄志》的「顛覆」與「創新」
結語:無可奈何花落去
●「武林百曉生」中華武俠文學會會長林保淳教授七十萬言著作,武俠迷必收藏之經典。
●兩岸三地學者共同推薦
●《中國台灣武俠小說史》武俠全紀實
●內文含兩百多幅當年報章雜誌、封面等相關珍貴圖片
●附武俠名家點將錄
●武俠名家年表
●隨書收縮出貨*首刷贈品名稱:《新武俠一甲子:名家名作風雲》(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贈品尺寸:菊32開(10.5*14.5*1.52CM) /304頁/380公克
贈品材質:書封設計採復古藍仿線裝
贈品說明:「新武俠一甲子 名家名作風雲」
本冊所呈現者,是林保淳教授與武俠評論名家陳墨分別對台、港武俠名家名作述評的撮要示例,供對武俠文學確有興趣的讀友收藏、參考。陳墨所著的《中國香港武俠小說史》將於八月出版。首刷限量贈品書封設計採復古藍仿線裝,開本為菊32K,如同武俠秘笈般的隨手小冊。
中國武俠文學會會長 劉國輝
著名文化評論家 陳曉林
著名學者 龔鵬程
師大國文系教授 陳廖安
著名作家 蔡詩萍
武俠小說評論家 林遙
台客武俠教主 施百俊
新武俠作家 時未寒、小椴
帶領世紀新潮的古龍/家喻戶曉的臥龍生/文筆典麗,詩才佳妙的諸葛青雲/以樸實厚重獨樹一幟的司馬翎/筆力矯健、姿采動人的司馬紫煙/以復古當寫實的雲中岳…等
中華武俠文學會會長林保淳教授積三十年苦工、閱數百部原典、清數十年源流、析幾十家特色,費兩年時間,成七十萬言著作,斟酌損益,自作新裁,《中國台灣武俠小說史》溯源別流、考鏡風格,從作者到作品、讀者到社會,剖分研析、縱橫議論,為一甲子以來的台灣武俠文學與文化,一錘定音,為通俗武俠小說的研究,開了新的里程碑。
武俠小說曾經的歲月、曾經的繁華,都是應該深深刻鏤的
只要江湖還存在的一天,武林舊夢就永遠不會消歇
武俠小說屬通俗小說的一環,自古以來,中國社會對通俗小說向來鄙為「小道」,清代以來的碩學宿儒,開壇授業,往往列「淫詞小說」為厲禁,各地督府,對此亦深懷凜惕,查禁、銷燬,時時而有,儘管通俗小說始終受到中下階層民眾的歡迎,亦不乏有知名文人為其聲援,但就整個社會輿論的走向而言,幾乎可以說是一面倒的以貶抑、批判的態度,加以否定,不是視為「閒書」,就是目為「毒物」。在此等氛圍之下,武俠小說的流行,不僅遭到社會各界人士的反彈,閱讀武俠小說也幾近於等同「不肖」的代稱。一九六○年代的武俠讀者,共有的經驗,往往就是如何千方百計的逃躲家長、師長的嚴格檢查,夏夜於棉被中用手電筒照明、將武俠小說層層掩蔽、偷竊回被沒收的小說……,不一而足,既驚險又緊張,卻又大有金聖嘆「雪夜讀禁書」的「不亦快哉」。
●煌煌七十餘萬言,雖未占篳路藍縷之先,卻勝在集大成,於武俠小說之起源、發展、流派、現狀、特色條分縷析,一網打盡,足為鼎鼐之論。資料之詳實,無出其右;識器之卓見,難以逾越;尤其對武俠文學摯愛之精神,流淌筆端,貫穿全篇,令天花亂墜,大地作舞,從而使文學史研究在宏大學術敘事之外更具人文色彩與風範。——中國武俠文學學會會長 劉國輝
●林保淳先生新著以厚重、扎實和嚴謹的論述,縱論百年台灣武俠歷史變遷與社會影響各方面,足見其治史之得;點評武俠作家作品,穿插各類俠稗秘聞,雍裕博洽,可謂冶雅俗於一爐,融讀趣在一編也! ——中國武俠文學學會副秘書長 顧臻
●林掌門以數十載渾厚功力,鉤沉抉剔,盡發俠界之幽微,成此煌煌之武俠小說史,豈獨寶島江湖之瑰寶,洵為中華武林之華章也。——北京大學教授 孔慶東
●保淳教授是我欽敬的俠界老友,三十多年來,他以深厚的古典文學研究功力,教學之餘,致力於武俠小說搜集、研治的基本建設,著述甚豐,成果為海峽兩岸乃至世界華人文化圈矚目,為弘揚中華武俠文化做出了卓越貢獻,乃現今做這一題目者最為勝任、最有建樹者,無出其右。 ——大連大學語言文學研究所所長 王立
●林保淳教授大著可大書「新資料,新體例,新識見」九個大字。全書上溯至明鄭時期之武風、清領期之俠客敘事……,下延論及張草、孫曉等一般讀者甚少知曉的作家,尤其大書特書女作家群之創作,可謂武俠小說史學之破天荒之舉。--蘇州大學教授 劉祥安
●保淳教授是武俠百曉生,對武俠小說的傳承與發展,尤為熟稔。因時空特殊,武俠小說的流派複雜,文本多變,而能掌握其流變者,保淳之外,實無出其右者。本書雖為舊作翻新,而新中存舊,考鏡源流,卻自成一家。——台大中文系教授 徐富昌
●「保二爺」酷愛通俗武俠小說,平日尤好舞「文」弄「劍」。形似「無情」之痼疾,手持「倚天」之利劍,遠涉「神州」大地,俠蹤飄泊於大江南北、黃河上下、長城內外。談「武」論「藝」,威震禹域,「武林百曉生」不虛也。以其深閎之學術底蘊,多彩之江湖閱歷,在「說劍齋」中暢敘武俠小說的發展,闡揚俠義靈魂與人文精神,是一部別開生面,增廣聽聞,拓展視野的不凡讀物。——師大國文系教授 陳廖安
●司馬遷傳遊俠刺客,既錄公卿名臣,亦著閭巷布衣。遂令聶政、荊軻等,與曹沫、四公子同見於史傳。林先生一書頗得太史公遺風。運如椽之筆,繪台灣武俠之全景。使司馬紫煙、高庸、獨孤紅諸家,得以與金、古同垂名於俠文學史。日月雖盛,不蔽群星。滄海雖闊,不遺驪珠。鉤其玄要,顯其幽微,林先生可謂俠之史遷矣。 ——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武俠作家 步非煙
●「哪個人不曾在年少的心頭,有過「俠」的嚮往與豪情!不管俠士或俠女,這一條江湖武林的脈絡,唯有我的學長林保淳博士,最能大開大闔,講出他的武林秘笈。」——著名作家 蔡詩萍
●本書結構清晰,詳略得當,融匯學術理論與藝術形象,文采斐然,論斷精審,寫得精彩好看,讀來興味盎然。——武俠小說評論家 林遙
●林保淳先生用不偏不倚的文字,詳實客觀的角度,從各派武俠名家的筆法、文意、時代背景等對作品進行多方位解讀。尤為獨到之處,還通過作者的生平經歷衍射出作品之中獨有的光華。——新武俠作家 時未寒
●很欣喜地獲知本書完稿,或許,我們可以借助林保淳先生的努力,在這長序列的作者史裡更加明白地知道,古龍先生那些語境產生的原因與環境。
恰所謂——鐵馬秋風今何在,檀板紅牙且道來——新武俠作家 小椴
●如果你在寫武俠小說而保淳老師不知道,相當於你根本沒寫過,就像你打職棒沒進名人堂。因此,保淳老師要我寫推薦時,我只想開心大叫:「媽!我和古龍放在同一本書裡,爽啦!」——台客武俠教主 施百俊(達樂)
●本書研究視野既廣且深,對武俠文本的考探求真求實,堪稱目前對武俠研究文獻掌握度最為完備者,全書不僅上下縱橫武俠小說發展脈絡,更能從微觀上詮解流派特色,並深入單一作家剖析其精神風格、寫作藝術、技巧優劣及影響,令人於字裡行間埋首閱讀文字之時隨之波瀾起伏,驚心不已而欲罷不能。——嶺東科技大學教授 胡仲權
【推薦序】可以信今垂後的武俠良史 龔鵬程
【推薦序】十年磨一劍 今朝把示君 陳曉林
【自序】一甲子以來的武俠文學 林保淳
【名家推薦】
◎第一章 靡不有初——台灣與武俠
第一節 台灣武風與歷史上的俠客
第二節 日據時期的武俠小說
第一節 台灣光復初期的政經文教概述
第二節 台灣武俠的發軔——郎紅浣、伴霞樓主與成鐵吾
一、台灣武俠的先行者——郎紅浣
二、紙上江湖的發端——伴霞樓主
三、歷史武俠開生面——成鐵吾的反清小說
第三節 台灣武壇「三劍客」——臥龍、司馬與諸葛
一、「爭霸江胡」臥龍生
二、「吳樓居士」開新猷
三、還珠後勁說諸葛
◎第一章 「暴雨專案」浩劫
第一節 國府遷臺後的圖書管制政策
第二節 「暴雨專案」的實施過程
第三節 97種查禁武俠小說目錄及查禁目的分析
第四節 「暴雨專案」的影響
第一節 武俠小說是「下流」的?
第二節 社會輿論的反響
第一節 接力小說《武林十字軍》
第二節 洪嘯《八寶圖》
第一節 所謂「流派」
第二節 台灣武俠「九大門派」概說
一、「江湖爭霸」派
◎第一章 一代正宗臨俠壇——臥龍生小說論
第一節 臥龍生的創作之路
第二節 臥龍生作品述要
一、《飛燕驚龍》
二、《玉釵盟》
三、《天香飆》
四、《無名簫》
五、《素手劫》
六、《金劍雕翎》
七、《春秋筆》
第三節 公道持論說臥龍
◎第三章 「大美一美」慕容美
第一節 結構出奇的《風雲榜》
第二節 詼諧奇詭的《天殺星》
第三節 無奇不有的《無名鎮》
◎第一章 詩情畫意引俠氣——諸葛青雲小說論
第一節 才子風調下的情海波瀾
第二節 難以突破的文腔文調
第三節 跳脫蹊徑的兩部書——《奪魂旗》與《石頭大俠》
第一節 「兩東方」及其武俠小說
第二節 兩東方的「易容術」模式
◎第一章 「奇情推理」司馬翎
第一節 司馬翎作品舉隅
第二節 司馬翎武俠小說的特色
一、舒徐沉穩——司馬翎小說的特殊的節奏
二、縝密推理——司馬翎的絕活
三、精通百家——司馬翎的「雜學」
四、司馬翎的武功設計與道德關懷
五、自足生命的開展——司馬翎筆下的女性
六、女俠的自主情感
七、司馬翎江湖中的「女智」與「女權」
八、司馬翎的重新定位
第一節 《金僕姑》
第二節 《大英雄》、《妙英雄》
第三節 《劍嘯西風》
◎第一章 突梯滑稽諷世態——秦紅武俠小說論
第一節 《無雙劍》
第二節 《武林牢》
第三節 《冷血十三鷹》
第一節 打破「武林秘笈」窠臼的《天龍卷》
第二節 短小精悍的《紙刀》
◎第一章 以復古當寫實——雲中岳武俠小說論
第一節 雲中岳的生平及武俠小說
一、《亡命之?》
二、《八荒龍蛇》
三、《匣劍凝霜》
四、《大刺客》
第二節 雲中岳的「反俠」情結
第三節 雲中岳的武俠與歷史
第一節 《七禽掌》初締聲名
第二節 《甘十九妹》出類拔萃
第三節 《飲馬流花河》取徑歷史
第一節 獨孤紅生平與作品概述
第二節 民族情仇的矛盾
◎第一章 鐵血江湖逞豪強——柳殘陽小說論
第一節 柳殘陽生平及作品概述
第二節 「暴力美學」的省思
第一節《血海騰龍》試啼聲
第二節 《邪劍魔星》邪亦正
第三節 《佛功魔影》佛魔殺
◎第一章 「鬼派」源流及代表作家
第一節 從還珠樓主到《奪魂旗》
第二節 「鬼派」代表:田歌與陳青雲
第一節 「鬼派」小說的「用字」
第二節 「鬼派」小說的風格
第一節 以「隱情」帶動故事發展
第二節 偏激矯怪的人物性格
第三節 迅急快速的節奏
【附錄一】「鬼派」武俠作品知見書目
【附錄二】台灣武俠二十家書目
【名家推薦】
八、「新派」
◎第一章 從「舊派」到「新派」——台灣武俠小說的蛻轉
第一節 取徑於舊派的墨餘生
第二節 出入於新舊之間的獨抱樓主
第三節 「新派」的先聲——陸魚的《少年行》
第四節 港台「新派武俠」成就相對論
第一節 古龍生平與作品概述
第二節 古龍小說的分期與名作舉隅
一、「潛龍期」作品概述
二、「見龍期」作品舉隅
三、「龍飛期」作品舉隅
四、「亢龍期」作品概述
第三節 古龍武俠小說的特色——「新」與「變」
第一節 上官鼎及其武俠之路
第二節 上官鼎前期作品述要
一、後來居上的《劍毒梅香》
二、悲劇英雄的《沉沙谷》
三、兄弟情深的《七步干戈》
第三節 政治理想《王道劍》——上官鼎重出江湖
一、上官鼎重出江湖
二、武俠中的歷史
三、《王道劍》與歷史
四、「王道」與「儒俠」
五、《王道劍》的省思
第一節 溫瑞安與「神州詩社」
第二節 先向刀叢賦新詩
第三節 《四大名捕》與《神州奇俠》
第四節 刀叢裡的武俠詩
第五節 「現代派/超新派」的突變
◎第一章 說書藝人寫武俠——孫玉鑫小說論
第一節 奇詭著稱的《萬里雲羅一雁飛》
第二節 頗堪一觀的《威震江湖第一花》
第三節 無毒乃丈夫的《無毒丈夫》
◎第一章 日升月恆——台灣武俠小說的特色及其影響
第一節 懷鄉情結與京華想像
第二節 歷史何有於我哉──去歷史化
第三節 「武林爭霸」面面觀──台灣武俠小說模式論
第四節 武俠小說的跨界演出──從影視到漫畫
一、電視武俠劇的崛起
二、武俠電影的興盛
三、廣播與漫畫的迴響
第五節 武俠創作的內在困境
一、著書都為稻粱謀
二、被縱容的出版怪現象
三、武俠小說創意的枯竭
第一節 台灣武俠小說的「八大書系」
一、「真善美」書系
二、「春秋」書系
三、「大美」書系
四、「四維」書系
五、「海光」書系
六、「清華─新台」書系
七、「明祥─新星」書系
八、「南琪」書系
第二節 台灣武俠小說的版式與傳播
第三節 台灣武俠小說的境外傳播
一、大陸的「台灣武俠熱」
二、台灣武俠小說與東亞國家(含港澳)
第四節 【附說】
一、台灣武俠小說的收藏
第一節 台灣武俠小說研究概況
第二節 「武俠研究」諸面相及相關問題
一、俠客意義的釐清
二、「專家/專著」的研究
三、廣泛的「武俠文化」研究
四、有待加強的類型研究與灣武俠文學史
五、亟待建立的通俗文學體系
第三節 期待一個「武俠研究」的時代
◎第一章 「金庸旋風」及其衝擊
第一節 金庸小說在台灣
第二節 「金學」與「定於一尊」
第三節 「排擠效應」下的誤解
【附錄】金庸小說查禁書目(據一九七六年版的《查禁圖書目錄》)
第一節 武俠老將的「封劍」
第二節 色情武俠作品泛濫成災
一、武俠小說中的「情色」描寫
二、始作俑者的《奇神楊小邪》
三、色情武俠的淫濫
◎第一章 女性武俠作家的崛起
第一節 台灣女性武俠作家點將錄
第一節 慈悲佛心說奇儒
第二節 蘇小歡《天地無聲》與張草《庖人誌》
第三節 但開風氣不為師——附論黃易
第四節
第一節 施達樂的《小貓》
第二節 沈默的《劍如時光》
第一節 張大春的《城邦暴力團》
第二節 徐錦成的《江湖閑話》
第三節 樓蘭未的《光明行》
第一節 孫曉˙《英雄志》˙後現代˙政治
第二節 四大主角「觀海雲遠」
第三節 《英雄志》顛覆中的創新
【附錄】 台灣武俠作家點將錄



![]() |
|||||||
|
|||||||
![]() |






林保淳,說劍齋主人,一九五五年出生,台大中文所博士,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研究專長:明清小說、明清思想、通俗文學、民俗學,並以武俠小說研究蜚聲兩岸學界。一九九○至二○○六年任職淡江大學中文系,率先開設武...


定價:1100
售價:935
初版:初版
開本:正25K-21〈長〉*15〈寬〉
裝訂:平裝本-(收縮套書)
組套頁數:1,216+贈品304=1520頁
ISBN:978-626-7025-47-5
條碼EAN:978-626-7025-47-5
組套尺寸: 長×寬×厚:21*15*6.5+贈品1.52= 8.2cm
組套重量(公克):1,560 +贈品380 =1940公克
CIP:863.0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