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首頁 > 風雲時代出版社 > 凡不能毀滅我的,必使我強大─脆弱心理學
凡不能毀滅我的,必使我強大─脆弱心理學

我們無論處於哪一個年齡階段,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焦慮情緒。臨近畢業時,為擇業和生存而焦慮;參加工作後,為自己的職業發展而焦慮;單身時,為以後的情感生活而焦慮……快節奏的工作和生活總會在無形中加重人們的焦慮感,使他們內心煩躁,無法專注於工作和生活。
溫雅是一名高中學生,家境殷實。她的家人很關心她,經常到學校去看望她,給她帶一大堆營養品,叮囑她好好學習,一定要考上大學,為家族爭光。
家人的期望給她造成了巨大的壓力,導致她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經常擔心如果自己考不上大學,丟盡家人的臉。於是,為了順利考上大學,她整天都在為如何學習才能考出好成績而焦慮不安。她每天除了爭分奪秒地學習,晚上還要躲在被子裡看書。但是,這種學習方式嚴重影響了她的休息,導致白天昏昏沉沉,課堂效率極低。而她捨不得休息,因為,在她看來,休息會耽誤自己的時間而使自己的成績不如別人。
這種焦慮不安的情緒在考試的時候尤為明顯,她總是擔心自己會比別人考得差。正因為這種焦慮,她在考試中的緊張感不斷增加,導致每次考試的成績都不理想,而這使得她更加焦慮不安。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產生焦慮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太過在意外界的評價、內心的完美主義、對不確定的未來的恐懼等。然而,從深層次考慮,其實焦慮源於一個因素:內心的脆弱。
當一個人太過在意他人對自己的評價時,就會讓這些評價成為無形的枷鎖,而無法傾聽自己內心真正的聲音。比如,一個女孩特別喜歡物理,考試成績也經常名列前茅,可當她聽到老師說「男孩子的邏輯思維一般要優於女孩子,等以後女孩子學到更為複雜的知識後,就會落後於男孩子」時,這句話就像魔咒一樣每天縈繞在耳邊,以至於她在繼續學習物理的過程中,會時常擔心自己的成績下降,從而焦慮不安。她不敢真正地審視自己,反而渴望通過他人的認可與讚美來證明自己的強大,這正是內心的脆弱所導致的結果。
完美主義導致的焦慮也是如此。任何人都不可能在所有方面盡善盡美。當你無法駕馭完美主義的思想時,它就會反過來駕馭你。社會心理學家謝洛姆•施瓦茨曾以價值觀為標準,將人分為最佳選擇者和知足者。最佳選擇者會拚盡全力,以獲得一個最好的結果;知足者只要選擇一個能夠達到標準的結果,就會覺得滿足。最佳選擇者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獲得的結果要遠遠優於知足者,然而,他們時常對自己獲得的結果感到不滿意,從而焦慮不安。與在意他人評價的人不同的是,外界的資訊刺激雖然不能對完美主義者產生太大的影響,但是他們需要通過近乎完美的成就或人格才能認可自己,而這種心態往往更容易導致焦慮,甚至是抑鬱。
考試、面試等事情經常會令人產生焦慮情緒,這是因為,對於那些不確定的事情,我們往往會在腦海中不斷猜想可能發生的後果,擔心自己不能取得一個令人滿意的結果。我們擔心明天,又會在明天擔心後天,以至於不斷焦慮下去。然而,明天的不確定因素太多了,你根本就不知道明天究竟會發生什麼。計畫趕不上變化,我們與其一直因為未發生的事情焦慮,讓自己活得如此之累,不如就好好地活在今天。
如果我們不能正視內心的脆弱,焦慮不安的情緒就很容易使神經長期處於緊繃狀態,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甚至會引起身體不適等生理病症,走向極端的自殘、自殺行為等。一位焦慮的家長,很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將自身的焦慮情緒宣洩在孩子身上,加重孩子的心理負擔,一旦孩子表現得不盡如人意,就會遭到家長的指責和批評,長此以往,會導致孩子越來越不自信;一位焦慮的員工,會深陷「焦慮—自責—失敗—焦慮」的惡性循環中,在焦慮情緒的影響下,員工很容易被打亂正常的工作節奏,增加挫敗感;一位焦慮的戀人,在一定程度上會將這種負面情緒傳染給另一半,導致彼此之間的關係在忽冷忽熱中變得脆弱不堪。
所以,當我們出現焦慮情緒後,不要讓自己深陷在與焦慮的糾結與對抗中,要學會正確看待焦慮,直面內心的脆弱。如果不敢直面問題,又何談去解決問題呢?在面對生活中出現的各種焦慮情緒時,我們應該放鬆自己的身心,坦然面對生活的不如意,讓脆弱的心靈不至於被突如其來的壓力打倒。堅強一點,你才不會被生活擊敗。只有內心堅強和篤定,才能使自己變得強大起來。

患得患失

現實生活中存在這樣一類人,他們無論做什麼事情,都需要反覆分析利弊,將方方面面都計畫周全。但在完成之後,他們又會變得憂心忡忡,擔心出現某種意外,而且極其看重他人對自己的評價,計較個人的得失,心中不得片刻安寧。這種心態就是典型的患得患失。
患得患失從字面上講,是指害怕得不到,得到了又害怕失去的狀態。從心理學角度來講,患得患失的心理,是由於內心無法接納現實與理想所存在的差距而導致的。我們的內心渴望呈現一個具有強大能力的形象,但是在現實中,我們無法達到這種自身期望。這時,當我們在面對某件事情時,我們的主觀意識會認為自己應該去行動,而潛意識會因擔心付出了行動卻無法得到回報,從而終止我們的行動。當主觀意識與潛意識不統一時,我們就會出現這種在進退之間猶豫不決的狀態,也就是患得患失。
心理學上有一個「布里丹毛驢效應」。法國哲學家布里丹買了一頭小毛驢,他每天都要向附近的農民買一堆草料來餵養毛驢。有一天,向布里丹出售草料的農民出於對他的敬仰,額外多送了一堆草料。當毛驢站在兩堆相同的草料之間,它始終無法辨別哪一堆比較好,於是,它就一直站在原地,一會兒考慮數量,一會兒考慮顏色,猶豫不決,最終活活餓死了。這就是患得患失帶來的結果,因糾結於取捨而什麼也無法得到。患得患失的心理會使人在精神上憂慮過度,導致神經衰弱,出現焦慮、煩躁、失眠等症狀。
患得患失的心理是一個人成長路上的精神枷鎖,是籠罩在人的心頭揮之不去的陰影,讓人們在本該功成名就時錯失良機,在本該及時止損時深陷泥潭。當我們總是擔心自己會失去什麼時,我們就什麼也無法得到,因為不想放棄任何舊的事物,所以無法收穫新的事物。正如哲學家叔本華所說:「人生是在痛苦與無聊、欲望與失望之間搖晃的鐘擺,永遠沒有真正滿足、真正幸福的一天。」
一個人考慮得越多,就越容易出現患得患失的心理。就像創業一樣,在創業之初,我們的處境雖然十分艱難,但不會糾結於得與失,因為我們本來就一無所有。然而,當我們取得一些成績、獲得一定的資本之後,就很容易變得猶豫不決,出現患得患失的心態。我們會擔心失敗,擔心以往的一切努力都付之東流,被已經攥在手中的資本束縛。而且,在擔憂的同時,我們又會期望自己做出正確的選擇,在這種矛盾的心理下,不斷糾結、不斷權衡,直到錯失良機。
很多決定會對我們的人生產生巨大的影響,但無論成功還是失敗,我們都是在不斷地進步。當然,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做出最佳的選擇,但是如果在做出決定之前,反覆權衡利益而猶豫不決,最終的結果並不是收穫,反而會讓你失去更多。
奧納西斯是世界上著名的希臘船王,他的成功主要得益於果斷的決策能力。有一次,世界爆發了經濟危機,百業蕭條,海上運輸業也未能倖免。奧納西斯和朋友聽說加拿大的國營鐵路公司為了度過危機,打算拍賣家當,其中有幾艘曾經價值200多萬美元的貨船,僅僅以2萬美元的價格進行拍賣。
奧納西斯的朋友對這幾艘貨船的態度不是很明朗,他認為這是一個發展的契機,卻又擔心蕭條的經濟狀況會使這些貨船毫無用武之地,白白消耗自己的資金。的確,當時的海上運輸業異常慘澹,一些老牌的海運企業都紛紛選擇了轉行,然而奧納西斯沒有猶豫,果斷決定,前往加拿大買下被拍賣的貨船。
在很多人眼中,奧納西斯無疑是一個瘋子,白白地將大把的鈔票撒向大海,而一些朋友則勸告他不要做這一樁生意,但奧納西斯並沒有因為他人的勸告而動搖。事實證明,他是對的,經濟危機之後海運業迅速回暖,奧納西斯的身價驟然增加,成了希臘海運業的一大巨頭。
喬夫曾說:「不急功近利,不患得患失,堅定不移地奠定基礎、創造條件,自會有妙手偶得的樂趣。」所以,我們要明白對某些事情來說,過程遠比結果更為重要,只要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無愧於心即可。
其實,無論什麼樣的生活,都會存在得與失、成與敗,人生就是因為這種無常才變得精彩。我們在面對得與失時,要懂得正視它們,世間萬物本就來去無常,得到的時候我們要懂得珍惜,失去的時候也不需要無所適從。正所謂「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一個人失去的多,收穫的也就越多。如果總是沉浸在患得患失的狀態中,猶豫不決,只會白白耗費自己的人生。

1 

風雲時代出版公司  版權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貼節錄
上班時間:09:00~17:30  TEL:02-2756-0949 FAX:02-2765-3799 地址:台北市民生東路五段178號7樓之3
© 2008 Storm&Stress Publishing All Rights Reserved.